<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中国政府网省人大省政协
        黑龙江省政府>>省政府>>省政府工作报告

        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3年01月19日09:34  

          ——2003年1月9日在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省长宋法棠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全省人民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全面贯彻省委“二次创业、富民强省”的战略部署,不断化解计划经济和传统产业及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积累的体制性和结构性难题,努力缓解特困行业和特困企业的危困局面,奋力战胜1998年特大洪水等严重自然灾害,开创了我省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安定团结的新局面。

          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效益明显提高。过去的五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较快的时期。全省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始终居全国前列。地方工业2001年结束了连续九年整体亏损的局面,盈亏相抵后由1997年亏损11.5亿元变为2002年盈利12.5亿元。煤炭、森工、军工、冶金、制糖、纺织等行业总计减亏75%,危困局面有了明显缓解。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着进展。经过多年改革,我省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如期实现“三年两大目标”,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造占可改制面的85%。上市公司1997年18家,2002年达到37家。以优势企业为核心组建的59户企业集团,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3和90%左右。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90.7%。按照做大做强优势国有企业的指导思想,通过重点扶持、重组并购,五年里,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户数减少59.7%,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增长34%、42%和1.3倍。初步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制。个体私营、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与1997年相比,民营经济总量增长70%。农村顺利完成了土地二轮承包。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果,全省平均农民负担减轻31%。初步建立了养老、失业、医疗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加强了市场经济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各类商品市场繁荣兴旺,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形成。财政、金融、流通、住房、投资和政府机构等改革不断深化。行政注册送365体育平台_365bet官网多少_365bet体育电视直播事项减少了52%,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五年来对外贸易总额年平均增长11.7%。已同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来我省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扩展到58个,五年实际利用外资39.8亿美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最多的时期。对俄贸易2001年结束了恢复性增长,2002年贸易额达2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积极争取国家批准,建立了中俄科技合作及产业化中心,全省实施对俄合作项目500多个,对俄科技合作取得明显成效。加大“南联”力度,五年引进省外资金311.5亿元。

          经济结构调整进入新阶段。五年来,不断加大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三次产业的比例由1997年的17.1:54:28.9调整到2002年的11.5:56.1:32.4。农业实施良种化工程,明确提出“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农产品的品质明显提高,绿色食品产量、商品量、获得标识认证的产品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大力发展畜牧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7年的1/5提高到近1/3。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五年增长71%。石油化工、机械、食品三大支柱产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达到80%,五年提高工10个百分点;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增加值五年增长70%,其中医药工业增长1. 6倍,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五年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4%,其中旅游业总收入比前五年增长2.44倍,连续五年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发行国债的机遇,五年共争取国债资金217.5亿元,加上银行贷款、地方匹配,全省累计完成交通、通信、仓储、水利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390亿元,是前五年的2.2倍。为大兴安岭地区争取到西部开发的政策,大兴安岭的公路、机场等国债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始启动。五年来全省先后完成或开工建设了一批投资额在10亿元至90亿元的大项目,如哈绥和哈双高速公路、哈尔滨二环路、哈尔滨机场高速路、农村电网改造、哈尔滨至大连铁路电气化改造、重点城市防洪工程、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三江平原治理等,会展体育中心、省科技馆、省图书馆等公益性建设项目今年将相继投入使用,交通、通信、水利设施及城市面貌发生了显着变化,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办的大事,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财政、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省政府重视并加强了财税、金融工作,不断强化税收征管,五年来全省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0.7%,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幅2个百分点。调整了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了对基层和困难群众生活的财政支持力度,省财政对困难市县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专项补助五年累计达237亿元,基本实现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四个确保”。2001年开始的县级财源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县(市)级财政收入增幅2002年达7.5%,比财源建设前的2000年提高5.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贷款平稳增长,信贷资产质量提高。银行、保险、证券、金融机构增加,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态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顺利实施,总结推广了清河林业局等单位创造的森林管护经营责任制,收到企业减亏、职工增收、就业扩大、生态建设加强四重效果。五年来,全省退耕还林34.4万公顷,草地治理总面积66万公顷,退耕还草17.3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8.5万公顷。三北防护林工程完成33.8万公顷,区域内覆盖率由4.3%提高到12.5%。经积极争取,我省被国家确定为生态建设示范省,制定了生态省建设规划,建成了一批环境污染治理项目,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科技、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积极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政务信息网、企业信息网和农业信息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我省成为国家第一批制造业信息化示范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成效,一批老企业增添了活力。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速,哈尔滨和大庆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和实现利税都比1997年增长1倍以上。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工作,建立了工作机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较好地完成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任务,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32.5万人,比1997年增长1.5倍。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广播电视、计划生育、档案事业健康发展,冰上体育运动为我国实现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作出了贡献。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边防、人防、国防建设、民兵预备役、防灾减灾、双拥、优抚和残疾人工作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

          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200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五年间,职工年均工资增长l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8.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降转升,创历史最高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增长65.9%。城乡居民住房质量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低收入群体生活,完成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基本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农村200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农村救灾、救济工作和城市“一帮一”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大力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累计安排就业和再就业200多万人。

          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面对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全省上下积极应对,奋发进取,经济社会在稳步前进的基础上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初步测算,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五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农业增加值预计增长8.1%。优质农产品播种面积达到85%以上,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比去年增长40.3%,龙头企业销售收入比去年增长51.6%,利税增长45.6%。在粮食播种面积减少3%的情况下,粮食总产增长10.9%。大豆和奶业振兴计划取得突破性进展。列入大豆振兴计划的570万亩高油大豆亩产达到176.3公斤,比普通大豆亩产高出26.3公斤,而且品质改善,成本降低,效益提高;涌现出年加工能力200万吨的“九三”油脂等全国一流的大豆加工企业。奶牛存栏达到93.3万头,比上年增加15万头,出现了完达山、雀巢、光明、伊利、龙丹等中外奶业大公司竞相发展的局面。工业形势进一步趋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比上年增长12%。地方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实现利润12.5亿元,比上年增加1.2倍。经过三年集中抓改革脱困,四大煤矿基本摆脱了危困局面,实现了政策性补贴后不亏损。优势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约翰迪尔佳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牡丹江康佳实业有限公司、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完达山企业集团乳品有限公司、黑化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等大公司销售收入增幅超过50%,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哈药集团等大集团销售收入增幅超过20%。全社会固定资产年投资首次突破千亿元,非国有投资预计比上年增长20%。外贸进出口总值预计实现4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10.1%,五年来第一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实现23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省级财政通过专项补助,补发了一些县(市)多年欠发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教师的基本工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100元,比上年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00元,比上年增长5.3%。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全省人民经受重大考验的五年,是全省经济加快发展的五年,是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是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五年。成绩令人鼓舞,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全省各族人民在省委领导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各级人大依法监督和关心支持,各级政协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建设者,向驻黑龙江省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指战员和民兵预备役官兵、政法干警,向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我省经济建设的中直各单位、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外国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过去的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就,但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思想解放不够,观念陈旧,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滞后,经营机制不活;经济结构不合理,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强;财政形势依然严峻,收支矛盾还很突出;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经济发展环境不尽人意,市场经济秩序不够规范,企业和社会的信用度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危困企业职工生活困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下岗职工多,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安全生产隐患较多,事故时有发生;在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中,仍然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说得多干得少以及铺张浪费等不良作风;一些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等。这些问题制约着我省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我们必须正视问题,增强忧患意识和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只要全省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大胆改革,开拓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扫除障碍,再创辉煌!

          各位代表!总结过去,我们深切体会到,办好龙江的事情,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做好国家政策与本省实际相结合的文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第一,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我省同先进省市相比,发展差距还在拉大。因此,更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用国际化的眼光审视省情,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创造竞争优势,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第二,必须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不断实现改革开放的新突破。我省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时间长,国有经济比重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历史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和机制方面的问题更多,困难更大,更需要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用新的思路谋发展,以更大的气魄搞开放,把引资、引智和大胆进行制度创新结合起来,抓住要害问题,锐意改革,勇于突破,从根本上增强全省经济的竞争力。第三,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社会稳定。发展是根本目的,改革开放是动力,要加快发展,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但在改革开放中,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特别是对我省资源型城市资源衰减、农村粮食生产过剩、一些国有企业陷入危困、职工大量下岗、农民收入低和进城难等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更要高度重视,在推进改革中,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认真细致地化解矛盾,在改革发展中确保社会稳定。第四,必须按市场经济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创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我省地处内陆边疆,优势和劣势并存。要加快发展,吸引外商来投资创业,必须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要下决心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法治建设,强化服务,提高效益,不断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投资者放心、创业者舒心、劳动者安心的社会环境。第五,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人民政府为人民。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人民政府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省城乡居民收入低,困难群体多,更须高度重视和关心群众疾苦,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困难,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让群众都能享受发展的成果。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入落实省九次党代会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速体制创新,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实施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比较优势,创造竞争优势,进一步开创“二次创业、富民强省”的新局面,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六大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全国正在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热潮。特别是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粮食主产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给予政策支持,为我省加快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经过努力,把我省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重大装备工业基地、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基地、食品工业基地,建成以绿色农业、特色旅游和北药开发为重点的生态经济大省,以联结内地、面向俄罗斯和东北亚为主的开放大省,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相结合、独具特色的边疆文化大省。让经济发展得更快,让群众生活得更好,让我们的省更加充满活力!

          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确保到2005年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到2008年提前实现新世纪头十年翻番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资源型城市和地区的接续产业有较大发展,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态示范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五年累计增加就业260万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全省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依法治省方略得到认真贯彻,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县以上城市市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五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发展非国有经济,做好所有制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文章。五年内国有大企业绝大多数实现产权多元化,国有中小企业完全放开搞活,培育出一批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着名品牌。通过多字途径加快发展非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现在的50%左右提高到60%左右。

          ——第一产业打绿色牌,第二产业走优势路,第三产业上快车道,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文章。大力发展竞争力强、市场优势突出、经济效益好的绿色农业和畜牧业。巩固发展基础好、实力强的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工业三大支柱产业,促进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加快发展旅游业,促进服务业快速增长。

          ——建设“数字龙江”,加快信息化、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积极推进“数字龙江”和数字化城市建设,建成覆盖全省的信息网络系统,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使全省城镇化水平由目前的55.6%提高到60%左右。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扩大对外开放,更多更好地引进外资。更有成效地“引进”、“走出去”,实现国际合作的重大突破,外贸进出口、招商引资要有大的进展。

          ——推进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和我省开发建设时期形成的伟大创业精神,提高黑龙江人整体素质,形成改革开放、勇于创新、诚信守法、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把黑龙江建成全省人民竞相创业的发展热土和万商云集的投资热土。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充满机遇和挑战。只要全省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万众一心,开拓进取,一个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黑龙江就一定会屹立在祖国的东北边疆!

          2003年是完成新一届政府五年任务的起步之年,也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全省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9%以上。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一)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积极进行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结构调整。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升级,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延伸,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由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延伸,积极参与和举办各类绿色食品博览会、展销会,整合品牌和强化营销,大幅度提高市场覆盖率。压缩过剩的水稻、玉米生产,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和饲料、饲草业。推进良种化工程,加快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确保绿色食品质量。加快发展畜牧业,争取今年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上年的32.4%提高到34%左右。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抓住国家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的机遇,积极发展大豆产业。通过政府给生产者良种补贴、大型机械精耕细作、运用先进栽培技术、适地适种、实行连片种植等措施,实现大豆优质高产。推进大豆产加销研一体化经营,积极引导和支持组建大豆加工企业集团,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大豆产业基地。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把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推行订单农业,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建立紧密型的利益联结机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促进粮食产销市场化运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完善配套措施,减轻农民负担,保证农村教育投入和农村基层政权有效运转。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和供销、农技、农机等专业服务。鼓励和引导农民创办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和

          中介组织。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动土地流转,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快小城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强化载体功能,发展加工业和服务业,促使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

          (二)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按照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和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对国有资本运营机构进行重组,以增强资本实力,打破流动壁垒,促进资产整合。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资本运营机构和授权经营企业的管理,试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审计、考核、奖惩制度,增强资本运营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大力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鼓励引导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对国有产权进行市场化评估,对竞争领域的国有资产竞价出让。凡有条件的大企业,都要实行主辅分离,辅业转制。用创新的思路化解大企业改制的难题,剥离办社会职能要由单纯依靠政府出钱转向政企联手,尽可能转制经营;安置人员要由带钱分流、下岗失业转向带资分流、上岗创业;处理债务要由维持现状、资产债务一起滞死转向分割重组,尽可能多地活化资产和债务;筹集改制成本要由向上伸手转向主要靠划拨国有资产和利用国有资产经营、出让收益。

          搞好一批在全国同行业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采取重组、并购、市场融资、投资引导、政策扶持等办法,推动电站设备、石油化工、微型汽车、支线客机、大豆加工等产业纵向延伸,尽快形成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煤炭、啤酒、制药、乳品、水泥、亚麻纺织等产业横向联合、并购以扩大规模,实现优势互补;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与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联合以增强国际竞争力。支持优势企业产品创全国乃至世界名牌。指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与大集团建立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集中财力并引导社会资金,对集团中的核心企业和协作企业进行高起点的群体性技术改造,通过改制、改组、改造相结合,引导优势企业、优质资产、优秀人才向大集团集中,加快培育由强势企业控股、具有国内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群。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强对企业高层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企业高层管理人才库,加大职业经理人的市场选拔力度,采取年薪制、期股期权等措施强化激励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和失职处罚制度,强化约束机制。推广斯达造纸有限公司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经验,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三)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除国家明令禁止个体私营经济进入的行业外,所有行业全面放开。民营企业在享受优惠政策上同国有企业一视同仁。从市场准入、项目提供、人才输送、科技支持、维护权益、信息和金融服务等方面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收购、兼并、租赁、参股、控股国有企业。实施“巨星计划”,大力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引导、支持民营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和资本运营加快发展。

          (四)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债投资,开辟多条融资渠道,千方百计上一批基础设施大项目。认真做好省内支线机场规划、建设工作,全面启动通县乡油(水泥)路建设,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松花江污染治理、松花江大顶子航运枢纽工程今年争取开工建设。继续搞好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磨盘山水库工程、哈尔滨环城高速公路西北段和绥满公路、同三公路相关路段、二道沟水电站以及农村电网改造二期工程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功能。实施“暖屋子”工程,抓好冬季居民供暖工作。加强口岸设施建设,提高铁路、公路、航运通过能力。改革和规范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充分利用城市资源,进行市场化经营,开辟城市建设新的财源。疏通民间资金和境外资金、外埠资金投向基础设施的渠道。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制,确保大项目的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

          (五)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在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上取得突破。以发展具有北疆特色的冰雪、生态、民族风情、跨国旅游为重点,坚持开放开发、联合开发、多元投入,加快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通信、餐饮、娱乐、旅游商品生产等配套建设。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构筑旅游集合区,多种形式加强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逐步形成一批国内叫响、世界知名的旅游精品,打造旅游大省形象。加强旅游产业管理,加快旅行社改革改组步伐,加强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快发展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市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加强社区环境和设施建设,突出发展社区服务业。积极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网上销售,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业。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扩大住房信贷规模,加快房地产业发展。发展和规范各类中介服务业,大力发展城乡各类经纪人队伍,促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产业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和消费需求。

          (六)以引进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经贸、科技合作的力度。推出一批我省优势资源开发、优势企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大项目,主动与世界500强等着名跨国公司开展资金、技术合作。改进招商方式,加强同各国商会、中介组织的联系,突出重点地、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招商,注重招商活动的实际效果。办好第十四届哈洽会和各种展销会,推动会展业的发展。加快同境外中介机构的联系,鼓励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加快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推动国有外贸企业改制,支持民营外贸企业发展,支持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设厂、承揽工程或开展技术劳务合作。加强对俄经济合作,在石油天然气开采、森林采伐、种植养殖、机械和矿产开发等大项目的合作上取得新突破。加快绥芬河、黑河、东宁、同江边民互市贸易区建设,进一步扩大对俄贸易。办好中俄科技合作及产业化中心,加快哈尔滨国际科学城的筹建,办好莫斯科中俄科技园,抓好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和产业化工作。加大“南联”力度,扩大与国内其它省区的经济技术合作。

          (七)发挥财税和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充分运用财税政策导向和贴息等手段,支持经济发展,培植税源。加强税收征管,严惩逃骗抗税行为,确保应收尽收。继续抓好县级财源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尽快解决县级财政薄弱的问题。坚持有保有压原则,优化支出结构,努力实现“四个确保”。严格控制人员编制,严禁超标准配车,坚决压缩没有实际效益的会议和出国考察。完善预决算制度,大力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项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认真贯彻“收支两条线”制度,严肃查处截留坐支和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违纪行为。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风险。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体系及信用评级和授信制度,重点支持有前景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搞好金融安全区试点工作,打击逃废债务的行为。省、市两级要采取增加财政投入、吸纳民间资金、企业入股等办法,扩大担保公司规模,完善服务功能。拓宽风险投资、股市融资、债券融资、社会法人和自然人入股等多条融资渠道,积极吸引更多有实力的境内外金融机构到我省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地方商业银行发展。

          (八)坚持不懈地实施科教兴省战略,重视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大学科技园、医药科技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政府、金融和产学研结合,为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和产业化提供支撑。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围绕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企业技术改造的需要,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科技攻关,尽快取得成效,带动经济发展。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快企业的科技进步。必须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调整教育结构,增加教育投入。抓好扫除青壮年文盲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工作,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抓好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和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多层次的适用人才。加快构筑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的市场化配置。搞好扩招后首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积极引进海外学人来我省创业,继续积极引进海外学人来我省创业,继续实施人才资源共享战略,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科技进步的氛围,为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创造良好条件。

          (九)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继续推进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和农业信息网的建设和应用。电子政务建设要以提高行政效率和改善全省经济发展环境为重点,实现政府网上信息整理、交换、发布和咨询,建立政府决策支持系统。大中型企业基本建成包含生产、营销、设计、服务、管理等过程的信息系统。抓好农业信息网络入村的试点示范工程,开发适用我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应用系统,为农民提供有效的网络远程技术服务。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推进我省社会保障、教育、旅游、外经贸等信息化工程建设。对全省信息化工程建设要普遍实行监理制,开展绩效评估。制定并颁布《黑龙江省信息化建设管理条例》等法规,加强信息化政策法规建设。加强软件产业基地建设,促进软件企业向集团化发展。发挥我省在敏感元器件技术与生产上的优势,以及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做大做强一批已初具规模、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信息产品。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全民的信息化素质和技能。

          (十)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社会稳定。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要千方百计实现55万人就业和再就业的目标。加快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创造就业岗位。积极发挥街道和居委会作用,发展社区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各级政府要购买一批公益性岗位,既安置下岗职工,又搞好公益事业。企业要划出资产,转制创业,尽可能多地安置下岗职工。积极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实现非正规就业。努力开拓省外、国外劳务市场,既要增加劳务输出数量,又要加强管理。加强再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就业能力。

          对自谋职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的企业,要落实有关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低保、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搞好入户调查和公示监督,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城市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努力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养老保险费征缴率,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积极稳妥地做好下岗职工出中心向失业保险并轨的工作。建立并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认真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参保和弱势群体的医疗问题。坚持抓好城市“一帮一”扶贫工程和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努力解决好农村特困户的基本生活。

          认真抓好各类安全专项整治,大幅度降低各类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整治,坚决关闭不具备安全条件的煤矿。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加大对黑恶势力、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和经济领域犯罪的打击力度,防范和依法惩处邪教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警惕和依法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及破坏活动。做好司法工作,推进“四五”普法。加强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十一)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抓好生态示范省建设。认真落实生态省建设规划,依法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加大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以及盐碱地改造和植被恢复的力度,搞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和植树造林,防范和治理荒漠化。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搞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大中城市要从实际出发,推进生态园林城建设。抓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重点治理城市水、大气、噪声、垃圾和辐射污染。加强对国土和水资源的管理、开发和保护。继续抓好松花江、嫩江干流的堤防、水库、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发展节水灌溉。支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加大煤矿塌陷区的治理力度。以流动人口、下岗职工和偏远农村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为重点,进一步搞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十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省人民,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形象、招商富商的开放形象、锐意进取的拼搏形象、诚信礼貌的文明形象。建立和完善道德建设的管理和推进机制、社会公德的监督和惩戒机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继续推进“精品工程”和“先进文化阵地工程”,繁荣黑土文化。进一步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加快新闻出版业的集团化建设。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以农村卫生工作为重点,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依法管理好医药卫生市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抓好竞技体育发展,巩固冰雪运动强省地位。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爱国宗教力量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和边防、人防、民兵预备役建设及边境管理,切实做到强边固防。做好外事、侨务、档案、国家安全、双拥、老龄、残联等工作。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力创建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

          完成今后五年的各项任务,必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按照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决策水平和执政水平,努力创建行政成本低、公共服务好、市场秩序优、诚信程度高的优良发展环境。

          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职能。要增强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开、公平服务的意识,主动为群众服务、为企业服务。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管理和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进一步减少行政注册送365体育平台_365bet官网多少_365bet体育电视直播项目,凡对民间资本开放、又不需政府匹配资金的民营投资项目,一律改注册送365体育平台_365bet官网多少_365bet体育电视直播为备案。省、市都要建立完善投资服务中心,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否定报备制、项目申报无偿代办制,真正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注册送365体育平台_365bet官网多少_365bet体育电视直播、“一条龙”服务。大力培育各种行业协会,健全各类服务组织,制定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管理规章,加强指导、监管。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信息化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切实有效的服务。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加强执法监督,对执法不公、越权执法、执法犯法、徇私枉法等行为严查严办。依法保护外来投资者、企业经营者和个体私营业者的合法权益。治理“三乱”,减轻企业负担。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违法犯罪行为,继续整顿和规范建筑、文化、旅游、农资市场。推行土地收购储备和招标出让制度。严格食品市场准入,抓好“食品放心工程”。逐步实行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搞好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对行政执法单位和管理部门重点、要害岗位的工作人员实行定期交流制度。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认真落实有关决议、决定;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能。

          从严治政,廉洁从政。逐步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约束。对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政府采购以及国有资产的重组并购等,都要严格按制度和程序运作。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民主评议、质询听证等民主制度,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强化群众监督,支持舆论监督。推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严格审计监督。深入开展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减少各类评比和检查活动,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办虚报浮夸、欺上瞒下、滥用民力、强迫命令、铺张浪费和做表面文章等恶劣行为。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落实廉政责任制,坚决查处以权谋私案件,对贪污腐败分子严惩不贷!

          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要敢于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在工作思路上创新。以全球化的视角谋划发展大计,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感性,善于捕捉经济发展的先机;以创新的思维审视省情,挖掘比较优势,走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之路。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进政府管理方式,以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继续清理和废止与发展市场经济相悖的文件和规章,减少直接的行政干预,综合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控经济。推行电子政务,推进现代化管理。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政事分开原则,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学习,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组织公务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提高政治素质;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苦练基本功,提高业务素质。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与管理,落实考核制度,引入公开竞争、奖优罚劣机制,强化对公务员的激励和约束。要普遍建立抓工作落实的机制,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敢打硬仗,勇于攻坚,认真解决好热点难点问题。广大公务员都要体察群众疾苦,关心群众生活,倾听群众呼声,既要多做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实事,又要善谋关系长远发展的大计,办好兴经济、富民众的大事,建设务实高效、人民满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机遇期,我们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奋发图强,与时俱进,夺取“二次创业、富民强省”的新胜利!



      1. (责编:秦晓鲁)